常見的二氧化硫腐蝕測試標準和要求:
GB/T 9789-2008《金屬和其他無機覆蓋層 通常凝露條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蝕試驗》:規定了在含二氧化硫(SO?)氣氛和凝露條件下,材料或產品耐腐蝕性能的試驗方法。適用于金屬覆蓋層和非金屬覆蓋層的腐蝕試驗,但不適用于涂料和清漆的腐蝕試驗。
試驗箱容積通常為300升,將2升電導率小于500μs/m的蒸餾水置于箱子底部;然后在箱子中間隔板上放置被測試樣,關閉箱門,通入0.2升的二氧化硫氣體,開始計時。
接通加熱器,使箱內溫度在1.5小時內升至40℃±3℃,并保持。試驗以24小時為一周期,在每個周期內,可以連續在箱內保持24小時,也可先在箱內8小時,然后在室內暴露16小時,室內溫度應為23℃±5℃,相對濕度為75%。
評定標準包括試驗后的第一外觀、除去腐蝕產物后的外觀、腐蝕缺陷的數量和分布、第一個腐蝕點出現以前所經過的時間等。
GB/T 2423.33-2021《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 Kca:高濃度二氧化硫試驗》:適用于確定電工電子產品及其使用材料在化學腐蝕環境條件下使用的適應性。
DIN 50018《在含二氧化硫氣體的冷凝水中變換氣候的試驗》:規定了試樣在含有二氧化硫的凝結水交變氣候中經受作用時的一般條件,以便在不同的實驗室進行試驗時,能取得可作比較的試驗結果。此標準所規定的試驗能迅速發現防腐系統的缺陷,但規定的試驗氣候中所進行的試驗,難以對受試件在實際使用條件下的情況進行準確模擬。
進行二氧化硫腐蝕測試時,通常需注意以下幾點:
試驗樣品的準備:包括樣品的數量、尺寸、表面狀態等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試驗箱的條件設置:如溫度、濕度、二氧化硫濃度等參數需嚴格按照標準進行設定和控制。
氣體導入量的準確性:確保二氧化硫氣體的導入量符合標準規定。
試驗周期的控制:根據標準要求的周期進行試驗,或者根據產品實際使用情況和特定需求確定試驗周期。
中間檢驗(如有需要):如果在試驗期間內需要對樣品進行功能檢驗,應在每個周期結束前的特定時間內進行,且開箱時間盡量短,并在升溫前完成。
試驗后的樣品處理與評估:按照標準規定的方法對試驗后的樣品進行外觀檢查、腐蝕缺陷評估、電氣性能檢測等。
不同的行業和產品可能會有特定的二氧化硫腐蝕測試標準和要求,在進行具體測試時,需根據相關產品標準或客戶要求選擇合適的標準,并嚴格按照標準中的方法和條件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