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腐蝕試驗是評估材料在特定環境和應力條件下的耐腐蝕性能的重要手段。這類測試對于預測結構部件的使用壽命、選擇合適的工程材料以及預防因應力腐蝕開裂(SCC)導致的意外事故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應力腐蝕試驗標準和方法:
常見的應力腐蝕試驗標準
ASTM G30:該標準提供了使用U形彎曲試樣的應力腐蝕試驗的標準實施規程,適用于金屬材料。
ASTM G36:這個標準描述了測定鋁合金及其合金在沸騰硝酸溶液中的抗應力腐蝕開裂性的方法。
ASTM G44:涉及暴露于海水中的鋁合金和其他金屬的應力腐蝕試驗方法。
ASTM G35:用于測定黃銅在氨蒸氣中應力腐蝕開裂敏感性的標準試驗方法。
ISO 7539系列:這一系列的國際標準涵蓋了金屬和合金的應力腐蝕試驗的不同方面,包括試驗溶液的選擇、預充氫處理等。
NACE TM0177:由美國腐蝕工程師協會制定,主要用于評價油田和煉油廠使用的碳鋼和低合金鋼抵抗硫化物應力腐蝕的能力。
應力腐蝕試驗方法
恒載荷/恒應變法:通過施加一定的靜態載荷或應變來模擬實際工況下材料可能遭受的應力狀態,觀察樣品是否發生應力腐蝕開裂。
U型彎曲試樣法:將材料制成U形試樣,在不額外施加外力的情況下利用材料自身的彈性回復力產生拉伸應力,然后將其暴露于腐蝕環境中以檢測其應力腐蝕敏感性。
C環試樣法:與U型彎曲類似,但采用的是圓環形狀的試樣,通過壓縮形成內部應力。
慢應變速率技術(SSRT):在腐蝕介質中對試樣進行緩慢拉伸直至斷裂,研究材料在應力和腐蝕聯合作用下的行為。
選擇適合的應力腐蝕試驗標準和方法時,需要考慮被測材料類型、應用環境以及預期的應力條件等因素。此外,不同行業可能會有自己的特定要求和推薦做法。因此,在具體操作時還需參照相關行業的指導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