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口罩檢測標準及項目分析,一場病疫,讓全國的N95口罩幾乎脫銷。盡管有很多理性的聲音告訴大家,我們日常所用普通口罩其實也可以擋住大部分病毒,只要勤消毒,勤洗手。但是依然不能減少大家對N95口罩購買的熱情。隨著疫情的擴散,N95口罩也成為人民生活外出的必備物品之一。可以預測市場需求的增多,也就意味著口罩產能將增多,而且生產廠商也會隨之增多。口罩質量檢測也就成為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
一場霧霾讓我們認識了pm2.5口罩,一場病疫讓我們認識了N95口罩。但是。對于口罩,我們真的了解嗎?N95口罩為什么叫n95?不叫n97?n98?這些問題你知道嗎?其實醫用防護口罩檢測中有一個項目叫過濾效率等級評定。 詳細來講就是醫用口罩在氣體流量85L/min情況下,對非油性顆粒的過濾效率的評定檢測。具體等級一共劃為三個, 分別是≥95%、≥99%、≥99.97%。而N95就是以此得名的。
我們日常接觸的口罩除了醫用防護口罩、日常防護口罩以外,還有一次性防護口罩、針織口罩、口罩紙等產品。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叫自吸過濾式防微粒口罩,后來為了描敘更準確國家標準將其改成了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就口罩的檢測標準及項目詳細的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醫用防護口罩檢測
檢測標準為GB 19083-2010 《 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檢測項目主要有基本要求檢測、合性、鼻夾檢測、口罩帶檢測、過濾效率、氣流阻力測定、合成血液穿透檢測、表面抗濕性能檢測,環氧乙烷殘留量、阻燃性能、皮膚刺激性能檢測、微生物檢測指標等,這其中微生物檢測項目主要有細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綠膿桿菌、黃金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真菌菌落總數等指標。
二、常防護型口罩檢測
檢測標準為GB/T 32610-2016《 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檢測項目主要有基本要求檢測、外觀要求檢測、內在質量檢測、過濾效率、防護效果。其中內在質量檢測項目主要有耐摩擦色牢度、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含量、環氧乙烷殘留量、吸氣阻力、呼氣阻力、口罩帶及與罩體鏈接處斷裂強度、呼氣閥蓋牢度、微生物(大腸菌群、致病性化膿菌、真菌菌落總數、細菌菌落總數)
三、口罩紙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