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材料測試和認證
概述
降解塑料是指在塑料中加入一些促進其降解功能的助劑,或合成本身具有降解性能的塑料,或采用可再生的天然原料制造的塑料,在使用和保存期內能滿足原來應用性能要求,而使用后在特定環境條件下,使其能在較短時間內化學結構發生明顯變化,而引起某些性質損失的一類塑料。
中文名 可降解材料測試和認證 外文名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 of degradable materials 定 義 指在塑料中加入促進其降解的助劑 分 類 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等 環境降解塑料 是降解塑料的總稱 采用ASTM標準 ASTM D 6868:2003
根據引起降解的客觀條件或機理,降解塑料大致可分為: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氧化降解塑料和水解降解塑料等。它們之間又可以相互組合成性能更好的降解塑料,如:光/生物降解塑料等。
環境降解塑料:一類曝露于環境條件下,如光、熱、水、氧、污染物質、微生物、昆蟲以及風、砂、雨等及機械力等聯合作用而發生降解的塑料,是降解塑料的總稱。
可堆肥塑料
依據ASTM(美國材料與測試協會)的定義,生物可降解塑料(Biodegradable Plastic)和可堆肥塑料(Compostable Plastic)是兩個獨立的概念:
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而引起降解的塑料,這些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和藻類生物。
可堆肥塑料—在堆肥過程中塑料經過生物降解過程釋放出CO2、水、無機化合物和生物量的比率符合可堆肥材料的要求,并且塑料降解后不可見、不可區分以及無毒性殘留。
依據ASTM的定義,滿足如下三個標準的材料,可稱為可堆肥材料:
○ 生物可降解(Biodegradability)——材料可降解出CO2、水和生物量的比例達到纖維素的標準;
○ 不可分辨(Disintegration) ——材料降解后在堆肥中不可區分,即肉眼不可見,需要篩選方能區分。
○ 無生物毒性(No eco-toxicity)——材料生物降解后不應產生毒性物質,堆肥應能夠支持植物生長。 [1]
生物降解能力測試編輯
生物降解能力測試用于測定可將生物降解塑料的降解能力,通常采用如下國際標準:
◆ ASTM標準:
○ ASTM D 6868:2003
——用作紙上涂層和其它可混合底層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規范。
◆ ISO標準:
○ ISO 846:1997:
——材料在特定微生物作用下潛在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評價
——(等效國標GB/T 19275-2003)
○ ISO 14851:1999:
——水性培養液中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采用測定密閉呼吸計中需氧量的方法
——(等效國標GB/T 19276.1-2003)
○ ISO 14852:1993
——水性培養液中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采用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等效國標GB/T 19276.2-2003)
○ ISO 14855:2003
——受控堆肥條件下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測定——采用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等效國標GB/T 19277-2003)
上一個:生物降解試驗
下一個:生物降解性檢測標準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