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產品在大氣中使用時,大氣環境會導致產品金屬表面形成水膜,而大氣中存在的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等有害氣體會溶入金屬表面的水膜中,產生腐蝕性離子加速腐蝕的發生。近年來,環境的不斷惡化,使得腐蝕的發生幾率大大增加,每年電子、電器、通訊、計算機、LED等行業都因為產品在大氣中被腐蝕而損失慘重。為了減少損失,各行業積極應對,致力于提高產品的耐腐蝕性能。
LED器件硫化試驗
LED器件遭受硫化氫的侵襲,主要發生在鍵合線和支架反光層等含銀元素部位的化學反應。LED器件發生硫化的現象一般為短期內較大的光衰以及鍵合線或支架發黑變色。可能的硫化氫污染一般來自燈具的實際使用環境,如用在石油化工企業生產現場的高棚燈,以及用于溫室大棚或植物工廠的植物生長燈等。有時也會發生在燈具的生產制造過程中,如使用了含有硫化氫的膠水,甚至還有發生在瓦楞紙箱由于回收紙漂白后為除硫,而含有超標硫化氫,進而污染侵蝕尚處于生產制程中的LED器件。因此,很多場合很難避免與硫化氫接觸。燈具的密封等級不高,就需要LED器件自身提升抗硫化能力。有時也不能把燈具氣密性做得太高,有可能會造成燈具點亮后溫度升高,密封的一些化學活躍物質在溫度催化下產生有害氣體,此時不一定是硫化氫,一般稱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美國聯邦環保署把除了CO、CO2、H2CO3、金屬碳化物、金屬碳酸鹽和碳酸銨外,所有能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碳化合物定義為VOCs。其中有些與LED器件是不兼容的,如果不能及時透過燈具的呼吸系統排放到環境當中,也會造成燈具較嚴重的光衰。區別LED器件是受硫化氫污染還是受其他VOCs污染,可以將光衰的LED器件放在85℃烘箱內烘烤8h以上,如果光通量能有所恢復,則說明是非硫化氫污染,因為硫化的結果是生成硫化銀,是不可逆的反應。而大部分VOCs與LED器件的反應是生成不穩定的絡合物,在VOCs背景環境濃度較低的時候,會發生逆反應。進行LED器件的硫化測試,目前國際上一般是依據IEC 60068-2-43:2003,國內依據等效國標GB/T 2423.20—2014,其核心內容是硫化氫氣體要求和測試時長。
測試范圍:
汽車類:汽車設備與裝置、汽車零部件等;計算機類:電腦、顯示屏、主機、電腦元器件、醫療設備等精密儀器等;電子通信類:手機、射頻器、電子通信元器件等,PCB、PCBA;電器類:家電、燈具、變電器等各類家電電器設備、儀器儀表、醫療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