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適應性試驗標準是我們進行環境適應性試驗的指導性文件,在整個產品的全產業生產鏈條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試驗標準一般包含以下內容:
試驗目的、適用范圍、引用文件、試驗條件、試驗設備要求、試驗程序、檢測報告應該包含的內容等。
1、試驗目的
對本次試驗的必要性及最終實現的成果進行描述,是試驗的指導性要求。
2、適用范圍
說明標準對應的試驗對象。
3、引用文件
可以看到很多的檢測標準都會有引用性規范文件,這類文件也是檢測標準,比如:GB/T2423.1-2008低溫試驗標準中的引用文件有GB2421,GB2424等標準,在引用文件中可以了解到更多關于低溫試驗相關的基礎知識。
4、試驗條件
說明試驗對象所要承受環境要求。實施過程中的重點,要求嚴格實施。研讀重點:控制參數的誤差、控制剖面。
5、試驗設備
試驗設備能夠滿足試驗需要的條件和精度,檢測人員要結合試驗設備能力和試驗條件進行能力確認。
6、試驗程序
1)預處理:確保試驗對象無其他環境影響;
2)初始檢測:確保試驗對象正常;
3)條件試驗:對試驗對象施加環境效應;
4)恢復:消除環境效應的剩余影響;
5)最終檢測:判定試驗結果。
7、檢測報告的要求
對于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應該包含的內容:
單位名稱、單位地址、實驗室名稱、實驗室地址、檢測日期、試驗類型、檢測標準編號、試驗樣品的描述、試驗設備的校準信息、試驗技術要求、試驗照片、檢測結論等。
8、欠試驗和過試驗如何處理
通過誤差限確定欠試驗和過試驗。
欠試驗:試驗對象處于欠試驗階段時,其時間不計入試驗時間。消除欠試驗后,試驗時間可累計
過試驗:
1)更換試驗對象,重新開始試驗;
2)參試方共同評定對試驗對象的影響,如試驗對象有損壞,更換后重新開始;如試驗對象無損壞,達到規定條件后,試驗時間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