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振動試驗是實驗室中經常采用的試驗方法,例如凡是旋轉、脈動、振蕩(在船舶、飛機、車輛、空間飛行器上所出現的)所產生的振動均是正弦振動,要模擬這些振動環境,無疑需要用到正弦振動試驗。
在振動試驗的發展歷程中,最早采用的是正弦振動,先是定頻振動,后發展到掃頻振動。
振動試驗試驗目的
振動試驗的目的是確定樣品的機械薄弱環節和或特性降低情況。用這些資料,結合有關規范用以判定樣品是否可以接收。在某些情況下,本試驗方法可用于論證樣品的機械結構完好性和或研究它們的動態特性。
二、振動對產品的影響
振動會導致產品內的動態位移,可引起或促進結構疲勞和機械磨損。
具體影響如下:
1、導線的磨損、 光學上或機械上的失調;
2、緊固件/器件的松動 、元器件失效;
3、電氣短路、 軸承摩擦腐蝕;
4、密封失效、 結構件裂紋或斷裂等。
三、正弦振動試驗的應用
正弦振動試驗的目的是在試驗室內模擬產品在運輸、儲存、使用過程中所可能受到的正弦振動及其影響。
正弦振動試驗的試驗條件(嚴酷等級)由頻率、振幅、試驗持續時間三個參數共同確定。
四、正弦振動的主要用途
1、模擬激勵源是周期函數的振動
2、搜索結構共振頻率
3、考核試件的疲勞強度
4、與隨機振動疊加產生模擬實際環境的振動
正弦振動試驗方法
正弦試驗一般分為掃頻試驗和定頻試驗兩種:
1、掃頻試驗
掃頻試驗是指在試驗過程中維持一個或兩個振動參數(位移、速度或加速度)量級不變,而振動頻率在一定范圍內連續往復變化的試驗。
■ 線性掃描化是線性的,即單位時間掃過多少赫茲,單位是Hz/s或Hz/min,這種掃描用于尋找共振頻率的試驗。
■ 對數掃描頻率變化按對數變化,其掃頻速度單位一般為oct/min(oct是倍頻程)。
如果上限頻率fH,下限fL,fH/fL=2n,n是次方是下限頻率到上限頻率經過了n個倍頻程。
對數掃描的意思是相同的時間掃過的頻率倍頻程數是相同的,例如從10-40Hz是2個倍頻程,從500-2000Hz也是2個倍頻程。在對數掃描的情況下,掃過這兩段的時間是相同的。就是說對數掃描時低頻掃得慢而高頻掃得快(這當然是指單位時間掃過的頻率范圍)。
掃頻試驗主要用于:
產品振動頻響的檢查(即最初共振檢查),確定共振點及工作的穩定性,找出產品共振頻率,以做耐振處理。
耐掃頻處理:當產品在使用頻率范圍內無共振點時,或有數個不明顯的諧振點,必須進行耐掃頻處理,掃頻處理方式在低頻段采用定位移幅值,高頻段采用定加速度幅值的對數連續掃描,其交越頻率一般在55-72Hz,掃頻速率一般按每分鐘一個倍頻進行。
最后共振檢查:以產品振動頻響檢查相同的方法檢查產品經耐振處理后,各共振點有無改變,以確定產品通過耐振處理后的可靠程度。
2、定頻試驗
定頻試驗是指在規定的固定頻率點上進行各種振動參數不同量級的試驗。
它主要用于:
耐共振頻率處理。在產品振動頻響檢查時發現的明顯共振頻率點上,施加規定振動參數振幅的振動,以考核產品耐共振振動的能力。
耐預定頻率處理:在已知的產品使用環境條件振動頻率時,可采用耐預定頻率的振動試驗。其目的還是為考核產品在預定危險頻率下承受振動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