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目的
1. 學會金相試樣的制備方法。
2. 熟悉常用化學浸蝕試劑及其使用方法。
二.實驗內容
按照金相試樣的制備方法,每人制備出碳鋼金相試樣一塊,用金相顯微鏡觀察自己制備的試樣,要求試樣在顯微鏡下觀察應沒有磨痕、組織清晰。
三.實驗原理
要對金屬材料的顯微組織進行觀察,首先就必須制備金相試樣。一般金相試樣的制備過程包括:取樣、鑲嵌、磨制、拋光、浸蝕等步驟。
1.取樣
取樣時應根據零件的特點及檢驗目的分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部位。
例如:分析機械零件失效原因時應在破壞最嚴重處和遠離破裂處分別切取,從而有利于觀察顯微組織的變化,分析失效的原因。
研究鑄件組織時,由于組織的不均勻性,應從表層到中心同時切取幾個試樣,分析各個部位顯微組織的差異,了解結晶組織的變化。
研究退火處理的機械零件時,由于其內部組織比較均勻,可切取任意截面試樣進行分析。
切取試樣時,應小心操作,不得因加工過熱而改變其組織。
取樣的常用方法有:鋸、車、刨、氣割、砂輪切割和線切割等。
試樣的大小視具體情況而定,以便于握持、易于磨制為準。
通常方形試樣的邊長為12~15 mm,圓柱形試樣尺寸為¢(12~15 mm)×15mm。
2.鑲嵌
對于細小和形狀特殊的試樣(如絲、帶、片等),不便于磨制和拋光時,須將其鑲嵌在塑料及低熔點的合金中或用專用夾具夾持,以便進行磨制和拋光操作。
鑲樣多采用熱壓鑲樣法和機械鑲樣法。
熱壓鑲樣法是將試樣放在電木粉或塑料粒中加熱至110~150℃左右,在鑲樣機中熱壓完成。
機械鑲樣法的優點是使用專門的夾具夾持試樣以克服熱壓對試樣組織產生的影響。
3.磨制
磨制試樣是為了得到平整的磨面,為拋光做準備。
磨制分為粗磨和細磨。
粗磨:<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