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服種類劃分和檢測項目標準匯總
防護用品展了解到,防護服在日常生活應用非常非常廣泛,防護服尤其是應用在一些較為特殊的場景,如何各種事故現場、災難現場、醫院等場地,所以防護服不僅僅要求安全性好,能確保對人體的足夠防護等級,而且對其本身的各種屬性要求也會很高。除滿足高強度高耐磨等穿用要求之外,常因防護目的、防護原理不同而有差異,從棉、毛、絲、鉛等天然材料,橡膠、塑料、樹脂、合纖等合成材料,到當代新功能材料及復合材料等,如:抗沖擊的對位芳香族聚酰胺及高強度高模量聚乙烯纖維制品,拒油的含氟化合物,抗輻射的聚酰亞胺纖維,抗靜電集聚的腈綸絡合銅纖維,抗菌纖維及經相關防臭整理的織物。
防護服種類:
消防防護服、工業用防護服、醫療款防護服、軍用防護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護服。
防護服主要應用于消防、軍工、船舶、石油、化工、噴漆、清洗消毒、實驗室等行業與部門。
按防護功能分:
健康型防護服,如防輻射服、防寒服、隔熱服及抗菌服等;安全型防護服,如阻燃服、阻燃防護服、電弧防護服、防靜電服、防彈服、防刺服、宇航服、潛水服、防酸服及防蟲服等;為保持穿著者衛生的工作服,如防油服、防塵服及拒水服等。
當武漢冠狀病毒肆虐,如何有效保護醫護人員,防止交叉感染?就成為大家關心的事情。醫用防護服作為醫用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物資,在目前短缺情況下,其質量檢測、性能指標能否達到要求,都是需要相關各方極其重視的事情。下面重點介紹醫用防護服的檢測認證標準和要求:
醫用防護服是什么?
是指醫務人員(醫生、護士、公共衛生人員、清潔人員等)及進入特定醫藥衛生區域的人群(如患者、醫院探視人員、進入感染區域的人員等)所使用的防護性服裝。其作用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堿性溶液、電磁輻射等,保證人員的安全和保持環境清潔。
GB19082-2009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標準:
規定了一次性醫用防護服的要求,試驗方法、標志、使用說明、包裝和貯存等內容。該標準適用于醫務人員在工作時接觸具有感染性的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空氣中的顆粒物等提供阻隔、防護作用的防護服。
《GB 19082-2009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標準中規定,防護服材料的透濕量應不小于2500g/(m2·g),材料優良的透濕性能有利于導濕,保證防護服穿著的舒適程度。
醫用防護服檢測標準:
GB 19082-2009 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
YY/T 1498-2016 醫用防護服的選用評估指南
YY/T 1499-2016 醫用防護服的液體阻隔性能和分級
YY/T 1632-2018 醫用防護服材料的阻水性:沖擊穿透測試方法
醫用防護服檢測的重點指標在液體阻隔性能,主要包括抗滲水性、濕透量、抗合成血液穿透性及沾水等級等指標。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測定,過濾效率測定,阻燃性能分析、抗靜電性能分析等等。
醫用防護服檢測項目:
外觀質量檢測;結構、型號及規格測定;液體阻隔性能:抗滲水、性濕透量、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表面抗濕性能;斷裂強力、斷裂伸長率、過濾效率;阻燃性能;抗靜電性能;靜電衰減性能;皮膚刺激性能;
微生物指標:細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綠膿桿菌、黃金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真菌菌落總數;環氧乙烷殘留量。
以上是防護用品展為您介紹的知識,希望您能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