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材料特性領域的常用術語解讀:耐磨性:磨損是刮擦、劃傷、磨損或擦傷的過程。某些材料(例如芳綸纖維)具有極好的耐磨性,可用于防護裝備。
旦尼爾(簡稱“旦”):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長的纖維的重量克數,如9000米的纖維重1克為1旦,當纖維的密度一定時,旦數越大,纖維越粗。
密度:材料的質量密度或密度是其單位體積的質量。
抗拉強度:在脆性材料失效的情況下,材料在拉伸或拉伸時可以承受的最大應力。
抗壓強度:當材料以拉伸的方式加載時,它處于拉伸狀態。如果材料壓縮并縮短,則稱其處于壓縮狀態。某些材料(如芳綸纖維)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但壓縮強度較低。其他材料如碳纖維,具有相似的或僅略小的抗壓強度和拉伸強度。
楊氏模量:彈性材料剛度的量度,是用于表征材料的量。定義為在胡克定律成立的應力范圍內,單軸應力(一個方向的應力)與單軸應變(一個方向的變形)之比。一般而言,模量越高,材料越硬。楊氏模量適用于材料,而剛度適用于成品零件。因此,碳纖維具有高的彈性模量,但是碳纖維槳是堅硬的。
Elastic region
剛性:耐彎曲性能,它是通過楊氏模量測得的。通常而言,高強高模碳纖維具有較高的模量,因此可以賦予其復合材料結構件高剛性。
電導率:測量材料的導電能力。碳纖維是電導體,玻璃纖維則不是。復合材料在部分應用領域如船舶工業中,由于存在電腐蝕,所以電導率很重要。
抗疲勞:疲勞是當材料承受循環載荷時發生的局部性和漸進性結構損傷,比如金屬經過來回彎曲直到斷裂,這是疲勞。疲勞通常會導致災難性的故障,當材料故障時,沒有明顯的損壞跡象。
比強度或強度重量比:強度除以每單位體積的重量。輕而堅固的材料具有高的強度重量比,如碳纖維和輕木都具有很高的強度重量比。如需了解更多的檢測知識內容,歡迎隨時來電4000-1998-38訊科標準詳細了解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