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分析是指對產品或樣品的組成成分、元素或原料等成分進行分析,可以通過采用光譜,色譜,質譜,能譜,熱譜等圖譜,來對產品或樣品進行“配方分析”。 配方分析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今,其發揮的作用體現在各行各業中,特別是精細化學品行業尤為突出,比如:清洗劑類、橡塑助劑類、膠黏劑類等等。 配方分析(配方檢測,配方還原)經驗反推等技術。通過圖譜對樣品有效成分進行分析,達到還原基本配方的目的。該技術甚至是很多國家的成長途徑。
整理劑是紡織印染加工的后處理過程中較常見的一種印染后整理劑。微譜技術專業做整理劑配方檢測,整理劑成分化驗,幫助印染助劑企業改進整理劑性能,同時也為印染廠家研發出新型、適用的添加助劑。
分散劑的用量和測試方法
1: 測試鈦白遮蓋力,研磨后的細度,以及顏料的消色力。粘度測試也可以判斷。
2: 根據個人經驗,如果是確定了研磨色漿的體系的話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研磨,可以根據研磨到相同細度所需要的時間來判斷分散性。也可以研磨相同時間后看細度大小,遮蓋力等,比較分散效果,體成分檢測,這樣評價具有現實意義,因為你最后考評分散劑的應用性能就是靠這個。說明一下不同的分散劑在不同的體系的分散性能是不同,具體還是要經過測試。
3:可以測吸光度,顏料量一定時,吸光度大的分散性好。開始可能不太好區分出來,可以離心一段時間再比較,這樣就是在同一水平下來比較了。
4:可以選擇在一定溫度下對比,比如70度或者80度,食品功效成分檢測方法,這樣可以加速實驗進程。
顏料分散質量的評定方法所選用的潤濕分散劑所達到的效果如何,可用以下方法進行評定:
1.測定細度。顏料在漆料中的分散程序一般是用“刮板細度計”來測定的。ASTM之D1210-64和GBIT?1724-1979規定了涂料工業常用細度計的測定程序。該方法所測定的是顏料分散體中存在的最粗顏料粒子。不同的涂料產品,所應達到的細度指標是不同的。
2.“指擦”試驗。對混合顏料(復色漆)的浮色發花行為應用“指擦”試驗來評估。
3.電子顯微鏡觀察粒徑分布和狀態。利用電子顯微鏡可觀察濕涂料中顏料的粒徑分布和聚集狀態,是否有絮凝、析出等現象,也可觀察干涂膜中顏料的粒徑分布和狀態。
4.測定著色力和色相。測定分散色漿的著色力和色相可以確定顏料分散得好壞。一般認為紅色帶黃相、黃色帶綠相、綠色帶藍相、藍色帶紅相時,顏料分散效果較好。
5.測定涂料的貯存穩定性。如果分散效果不好,貯存后粒子會形成絮凝,粘度增加。表明分散不完全,體系穩定性差。
6.涂膜的光澤和透明度。涂膜的光澤和透明度(對透明顏料)是合適的穩定化作用的重要標志,可用來評估助劑的正確用量。顏料分散得好,涂膜表面粗糙度低、光的漫反射低、光澤高、透明度高。測定光澤可用光澤儀來測定,常用的有200,450,60。角光澤儀。透明度可用目測或用分光光度計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