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熱線:15017918025 / 0755- 23727890
人才招聘 下載中心
撰寫軟件測評報告時,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依據準確
標準遵循:嚴格依據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國際標準進行測評和撰寫報告。例如,在進行軟件質量測評時,準確參照如 ISO/IEC 25010 軟件質量模型等標準中的各項指標和要求,確保測評結果的公信力。
需求依據:以軟件需求文檔(如需求規格說明書、用戶需求文檔等)為基礎開展測評工作。在報告中準確引用需求文檔中的條款,確保測試內容與需求的一致性,避免主觀臆斷。
數據準確
測試數據記錄:在測試過程中,精確記錄各類數據,包括功能測試中的輸入輸出數據、性能測試中的響應時間、吞吐量、資源利用率數據等。確保數據來源可靠,數據記錄過程中不出現人為失誤,如數據抄錄錯誤、單位換算錯誤等。
數據處理與分析:對測試數據進行正確的處理和分析。例如,在性能測試中,使用合適的統計方法計算平均值、標準差等統計量;在分析數據趨勢時,采用正確的圖表(如折線圖、柱狀圖等)準確展示數據關系,避免數據解讀錯誤。
測評內容完整
功能全面覆蓋:對軟件的所有主要功能進行測試并在報告中體現。不能僅關注核心功能而忽略邊緣功能或輔助功能。例如,對于一款辦公軟件,除了測試文檔編輯、保存、打印等核心功能外,還應測試文件格式轉換、版本兼容等輔助功能。
多維度測評:涵蓋軟件的功能、性能、兼容性、易用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的測評內容。每個維度下包含相應的詳細測試項目,如性能測試中的響應時間、吞吐量、資源利用等項目都應進行測試并報告結果。
不同環境覆蓋:考慮軟件可能運行的各種環境,包括不同的操作系統、瀏覽器(對于 Web 應用)、設備(對于移動應用)等的兼容性測試。確保在報告中包含對各種可能影響軟件運行的環境因素的測評結果。
文檔結構完整
基本信息齊全:報告開頭應包含軟件名稱、版本、委托單位、被測單位、測評機構、測評日期等基本信息,方便讀者快速了解測評的背景情況。
各部分完整:包含測評依據、測評環境、測評內容、測評結果、問題與建議以及附錄等完整的報告結構。每個部分按照邏輯順序詳細闡述相關內容,例如,測評環境部分應詳細描述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的各個要素。
附錄內容補充:附錄中的內容應起到對正文內容的補充和支撐作用。如測試用例文檔應詳細到能夠讓其他測試人員重復測試過程,測試數據記錄應完整準確,以便讀者對測評結果進行驗證。
測試過程客觀
測試方法中立:采用客觀、科學的測試方法,避免因測試人員的主觀偏好而影響測試結果。例如,在易用性測試中,不能僅僅根據測試人員個人的審美標準來評判軟件界面的美觀性,而應從用戶群體的普遍認知和操作習慣出發進行評價。
不受利益干擾:測評機構和測試人員應保持獨立,不受委托方或被測方的利益影響。在撰寫報告時,如實反映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隱瞞、不美化測評結果。
結果表述客觀
實事求是:在測評結果部分,基于測試數據和實際觀察客觀地描述軟件的質量狀況。避免使用模糊、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詞匯,如 “非常好”“很差” 等,而應使用具體的數據和事實來支撐評價。例如,在描述性能時,應具體說明響應時間是多少秒,吞吐量達到多少事務 / 秒等。
問題呈現:在問題與建議部分,客觀準確地列出軟件存在的問題,按照問題的嚴重程度進行排序。對每個問題的描述應清晰明了,不夸大也不縮小問題的影響范圍。
語言簡潔明了
避免專業術語濫用:雖然軟件測評涉及專業知識,但在報告中應盡量避免過度使用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如果必須使用,應對其進行簡要解釋,確保非專業人員也能理解報告的主要內容。
表達直接清晰:使用簡潔、直接的句子結構來闡述測評內容和結果。例如,在描述功能測試結果時,直接說明功能是否實現以及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使用復雜冗長的句子進行繞圈子描述。
邏輯結構清晰
章節布局合理:按照合理的邏輯順序組織報告的章節內容。一般先介紹基本信息、測評依據和測評環境,再詳細闡述測評內容、結果,最后給出問題與建議。每個章節內部的段落也應按照邏輯關系進行排列。
內容連貫性:在各部分內容之間保持連貫性,例如,測評結果應與測評內容相對應,問題與建議應基于測評結果提出,避免出現內容脫節的情況。
圖表輔助說明:合理使用圖表(如流程圖、圖表、截圖等)來輔助文字說明。例如,在性能測試結果部分,使用折線圖展示響應時間隨并發用戶數的變化趨勢,比單純的文字描述更加直觀清晰。
深圳市訊科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26918號-1
*為了您 的權益,您的信息將被 嚴格保密